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决定教育性质的影响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科学知识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A.生物进化论
B.黑格尔哲学
C.政治经济学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学制改革颁布时间是( )
A.1951年
B.1958年
C.1985年
D.1993年
6.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B.进行科学发现
C.进行科学发明
D.探索未知领域
7.《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的提出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陶行知
9.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 )
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
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
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
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10.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
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11.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参
12.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制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14.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6.简述教师的作用。
17.班主任如何做好针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需要改进。通过思考,黄老师向学生宣布了“新规定”;老师不专门布置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在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习字方法。除了抄写外,有的学生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有的学生采用组词,造句,编顺口溜的方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有下降,还大有提高。
[问题]
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⒉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反映
B.感受性
C.反射
D.感应性
20.人们对所感知的对象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周围其他的事物只是当作陪衬和背景﹐这是知觉的哪一种特性?(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1.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B.非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C.感知活动过程
D.思维活动过程
22.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 )
A.瞬时,短时、长时记忆
B.识记,保持、再认记忆
C.形象、逻辑、情绪记忆
D.意义、机械、联想记忆
23.某人在面对问题时,善于把握事物方方面面的关系,全面地分析问题,这体现了他思维品质的( )
A.深刻性
B.广阔性
C.逻辑性
D.严谨性
2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
A.主观认识
B.内化过程
C.态度体验
D.外显状态
25.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是( )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理念
26.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动作整合
D.原型内化
27.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应变能力
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C.想象力
D.直觉思维能力
28.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人是( )
A.卡特尔
B.塔佩斯
C.霍兰德
D.奥尔波特
29.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30.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理性情绪理论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浮云中的太阳或月亮好像运动一样,这是诱动知觉。
32.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34.智力技能的培养有哪些要求?
3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
【应试指导】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决定教育性质的影响因素。
【应试指导】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属于什么性质,其教育也就属于什么性质。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应试指导】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制。
【应试指导】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客,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
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应试指导】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应试指导】创造性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其他劳动所体现的创造性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方面。
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应试指导】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记》中的“学不乎等”"不陵节而施”正是这个道理。
8.【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德育的基本原则。
【应试指导】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
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应试指导】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
10.【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应试指导】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
1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程计划的概念。
【应试指导】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咸,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铜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应试指导】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困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辨析题
13.错误。
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14.正确。
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简答题
15.(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6.(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7.(1)培养学习兴趣。
(2抓反复,反复抓。
(3>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4)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
四、论述题
18.(1)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2)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案例分析:
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经较好地理解、把握了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选择题
1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应试指导】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2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
【应试指导】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2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注意的概念。
【应试指导】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总是和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2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
【应试指导】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2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应试指导】思维的广阔性指思路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2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情鳍的概念。
【应试指导】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动视的概念。
【应试指导】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可以激起人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它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
26.【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原型内化的概念。
【应试指导】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就是智力活动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及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2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智力的核心成分。
【应试指导】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2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人格的特质理论。
【应试指导】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1937年他出版了《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29.【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
【应试指导】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或她)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外表缺乏吸引力,那么人们对他(或她)的其他特征的评价也会更糟。
30.【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
【应试指导】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强化,惩罚与消退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理论。
六、辨析题
31.正确。
这是诱动知觉。即指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运动的知觉。
32.错误。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七、简答题
33.(1)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
(2)重新考遨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
(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
34.(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地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35.(1)理解支持原则。
(2)保密原则。
(3)耐心倾听原则。
(4)疏导原则。
(5)促进成长原则。
(6)预防原则。
(7)细致询问原则。
八、论述题
36.结合一个或多个教学实例阐述下列观点: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明确目的.任务是唤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在教法上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保持必要的工作速度;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