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成人高考信息交流门户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成考复习 > 模拟试题 > 专升本
2020年安徽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全真模拟试卷(六)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10-06 作者:安徽成考网 http://www.ahcks.com/ 点击:

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应试指导】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在建立和证明唯物证的自然观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牢国的自然科学基础。


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唯一特性。

【应试指导】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容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普追本质和唯一特性。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相关概念。

【应试指导】思格斯总结了19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4.【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应试指导】矛盾的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证统一的。普遍性存在于特珠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蔬菜只能存在于白、芹、油菜、等之中,不存在离开白、芹、油、等独立存在的蔬菜。这体现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扬弃的实质。

【应试指导】唯物排证法认为,折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弃,而是“扬弃”。所谓“扬弃”包含着弃、保留、发扬的意思,也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积板因素。


6.【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证法的总特征。

【应试指导】物排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追联系和水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車物排证法的总特征。


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规律的特点。

【应试指导】客观性是规律最根本的特,点。因为规律是物质运动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因此,它同物质运动一样,具有客观性。


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意识的起源。

【应试指导】实政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了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一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决定因素。

【应试指导】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0.【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政治体制的概念。

【应试指导】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11.【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

【应试指导】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并于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12.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民主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应试指导】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13.【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国体。

【应试指导】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提出时间。

【应试指导】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文件。

【应试指导】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段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

【应试指导】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工作从根本上都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1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应试指导】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18.【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应试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9.【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

【应试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0.【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五大发展理念。

【应试指导】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增强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应试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2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辩证否定的实质。

【应试指导】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3.【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根本标准。

【应试指导】“三个有利于”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2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联系的概念。

【应试指导】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应试指导】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26.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新发展理念。

【应试指导】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当今世界的和平问题。

【应试指导】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8.【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四项基本原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

【应试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基本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2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

【应试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利益。


30.【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应试指导】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应试指导】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台湾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利。

【应试指导】根据“一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省、市、自治区,它们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33.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时间的特点。

【应试指导】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珍惜时间。


34.【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应试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工作都应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应试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6~40题为时事政治题(略)。


二、辨析题


41、正确

(1)矛盾的普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后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共性部分,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后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42、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简答题


43.

(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水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的一面,不运动的纯粹静止是没有的;:反过来,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纯粹运动也是没有的。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

(3)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44.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时代的脉搏和契机,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而是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3)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的基础。


45.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勢,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谓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是受着特定条件限制的。当某种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オ具有相互依存的同一性,オ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任何一种条件都是可变的,所以,任何矛后的同一性都是暂时的、相对的。


四、论述题


46.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別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追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普,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普,资源利用效率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高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免费获取【安徽成考网】为您定制的学历提升方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2020年安徽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全真模拟试卷(六)答案解析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