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态学基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 Tansley,1871-1955)在1935年提出来的。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生态型则指同种生物由于趋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面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如软体动物生长壳需要钙,环境中大量的存在可补偿钙的不足对壳生长的限割性作用。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贝格曼規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故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부生植物的叶表面积和体积小,可减少蒸发作用。故本题选D。
7、【答案】C
【解析】假定在无殴的环境中,种群増长是无限的,不受资源、空间等条件的限制,种群就发挥其内察增长能力,种群增长呈指数式增长格局,这种增长规律称为种群的指数式增长。可分为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离增长和世代重叠种群的连续增长两类。
8、【答案】B
【解析】生物圈指地球上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大气関底部、水全部、石圈地上部)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園层。故本选B。
9、【答案】A
【解析】该公式中,K为有效积温常数或总积温常数,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即生物学零度。故本题选A。
10、【答案】C
【解析】大豆供给根瘤菌碳水化合物,根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故本题选C。
11、【答案】A
【解析】增长型:幼龄个体数目最多,老龄个体数目最少;稳定型:各年龄结构数目比例适中;衰退型:老个体数目偏多,幼龄个体数目偏少。故本题选A。
12、【答案】A
【解析】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最大瞬时增长率。故本题选A。
13、【答案】B
【解析】种群爆发指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故本题选B。
14、【答案】A
【解析】基耶尔生活型分类:①高位芽植物(h)。其芽离地面高,完全受气候的影响。在温和潮湿地区很多,不需要保护。②地上芽植物(Ch)。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③地面芽植物(HK)。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④隐芽植物(K)。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早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⑤一年生植物(T)。在一年期间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死亡的植物。此类植物皆为草本。
15、【答案】D
【解析】板状根,即板根,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要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掉作用。热带雨林中具有板根的树木十分普遍,使这种“板根现象”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故本题选D。
16、【答案】C
【解析】单元顶极论学说指出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群落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长。演替初始的先锋群落可能极不相同,但演替过程中群落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逐渐趋向一致,最终均会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气候顶极群落。故本题选C。
17、【答案】D
【解析】当一个群落的总初级生产力大于总群落呼吸量,而净初级生产力大于动物摄食、微生物分解以及人类采伐量时,有机物质便要积累。于是,群落便要增长直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而积累停止、生产与呼吸消耗平衡为止。这整个过程称为演特,而其最后的成熟阶段称为顶极。故本题选D。
18、【答案】A
【解析】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有机质分解速率高,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分解速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热带雨林温度高、湿度大、纬度低,较其他选项中的生态系統分解作用大,故本题选A。
19、【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流动一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勒所利用;②逐级递减一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故本题选A。
20、【答案】C
【解析】“生物地理群落"一词由苏联植物生态学家苏卡乔夫于194年提出,指一个地段内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地理环境组成的功能单元。该词多见于前苏联、中欧等一些文献中。196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认定该词和生态系统是同义词。故本题选C。
二、填空题
21、生境
22、第二
23、浮叶根生(或浮水)植物
24、竞争排斥
25、领域
26、环境容纳量
27、生活史或(生活周期)
28、层片
29、协同
30、演替
31、群系
32、外貌
33、乔木层
34、功能(角色)
35、分解
36、生产者
37、伴生种
38、二氧化碳
39、碎屑(或腐食)
40、寄生
三、判断题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四、简答题
51、
(1)本草原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
(2)提供大量的饲草、词料及畜禽产品。
(3)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功能。
52、
(1)形态适应:只有适应高温的形态结构,例如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阳光。
(2)生理适应:具有适应高温的生理特点,例如,降低细胞含水量有利于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能力,或者拿旺盛的蒸屑作用避免使植物体过热。
53、
(1)种间竟争:两个或多个物种其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直按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2)特点:
①竞争的结果具有部队称性;
②竟争双方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五、论述题
54、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条件:
①成分多样性高。
②结构复杂。
③具有白我调节能力。
④干扰不超过一定限度。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