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生物栖息场所及生境类型划分,生态学可分为( )和水域生态学。
A.湿地生态学
B.陆地生态学
C.生态系统生态学
D.动物生态学
2.( )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A.个体数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年龄金字塔
3.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根据是( )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
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4.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
A.保持平静
B.低度干扰
C.中度干扰
D.强度干扰
5.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 )
A.信息少
B.稳定性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网简单
6.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 )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C.顶极群落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不连续的单位
7.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
A.pH4~6 酸性
B.pH6~7 微酸
C.pH7~8 微碱
D.pH8~9 碱性
8.下列不是生态农业的特点的是( )
A.大量使用商品能源
B.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
C.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D.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9.下列关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非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
B.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不等的
C.生物因子对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
D.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相较有机体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来说更加紧密
10.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 )
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基因—细胞—组织—个体— —群落一生态系统。
12.当环境条件相当一致,且生物没有群集的要求,则该生物种群的内分布型是 。
13.因环境条件恶化导致种群中个体种群数量持续减少,甚至灭亡的现象是 。
14.生态系统能保持高度的有序状态,是因为它是 。
15.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16.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量死亡的原因有溶氧量下降、 等。
17.生物对 周期性变化的适应形成的节律变化叫昼夜节律。
18.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活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 。
19.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正好抵偿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
20.反映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功能和地位的生态学概念是 。
三、判断题: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 )”内划“√”,错误的划“×”。
21.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水循环加强。( )
22.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生态密度之分。( )
23.人口数量的增长取江王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两个变量。( )
24.世代分离种群的增长呈不连续状态。( )
25.社会等级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
26.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转换。( )
27.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是无条件的,而且是非经常和非普遍的。( )
2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
29.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广的生物种,其地理分布也广。( )
30.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
四、名词解释:31~3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休眠
32.互利共生
33.演替
34.生物地化循环
五、简答题:35~37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5.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36.简述生物对环境的综合适应及影响。
37.简述高斯竞争排斥原理及其推论。
六、论述题:38小题,20分。
38.试论述生态系统与一般系统的区别。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学的分类。
[应试指导]按生物栖息场所及生境类型划分,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
2.[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能量金字塔的特点。
[应试指导]能量金字塔能反映出能量的多少,且可以反映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内消费者的营养级的分类。
[应试指导]消费者营养级分类的根据是消费者的主要食性或取食的先后。
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
[应试指导]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有学者认为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扰能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顶极群落的特点。
[应试指导]顶极群落的信息量大,稳定性高,食物网复杂。
6.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顶极一格局假说的含义。
[应试指导]顶极格局假说认为顶极群落可以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土壤的生态意义。
[应试指导] pH6~7的微酸土壤的养分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8.[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农业与工业化农业的特点和差别。
[应试指导]工业化农业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商品能源。
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特点。
[应试指导]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直接相关。
10.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
[应试指导]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二、填空题
11.种群
12.随机型
13.种群衰退与灭绝
14.耗散结构
15.用于呼吸的能量消耗多
16.有毒物质增加
17.昼夜交替
18.耐性范围
19.光补偿点
20.生态位
三、判断题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人口问题。
(应试指导]人口数量的增长取决于三个变量,即人口的出生率、死亡奉和迁徒率。
24.[答案]√
25.[答案]√
26.[答案]√
27.[答案]×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
[应试指导]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有条件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28.[答案]√
29.[答案]√
30.[答案]√
四、名词解释
31.休眠: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32.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共生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常常出现在生活需要不同的生物之间。
33. 演替:是指发生在一个地区内的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即生物群落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人,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 定方向有顺序发展变化,直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称之为顶极群落的群落发展过程。
34.生物地化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再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五、简答题
35.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36.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同时,生物也在主动地适应环境、影响和改造环境,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使环境变得更有利于生物生存,也可对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的生态适应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生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表现、是生物与生态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适应方式及机制包括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生化适应和适应组合。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趋同适应与生活型趋异适应与生态型。
37.高斯竞争排斥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可能经久地其存在一起。
高斯竞争排斥原理提出以下三条推论:
(1)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
(2)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
(3)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
六、论述题
38.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系统的基本性质是:
结构的层次(有序)性;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出单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整体性;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脆弱性。
生态系统除了具备一般系统的共性之外,还有不同于一般系统的个性:
(1)从组成部分看,不仅包括各种无生命的物理、化学成分,还包括生物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
(2)生态系统通常与特定的空间联系。
(3)生态系统的生物随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表现出特定的时间特征。
(4)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来的。
(5)生态系统都是程度不同的开放系统。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