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个学科不属于应用生态学( )
A.农业生态学
B.全球生态学
C.胁迫生态学
D.城市生态学
2.腔肠动物附着在寄居蟹背上,当寄居蟹在海底爬行时,扩大了腔肠动物的觅食范围,同时,腔肠动物的刺细胞又对蟹起着伪装和保护作用。寄居蟹和腔肠动物的这种关系为(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负相互作用
3.下列生物种群,数量呈季节性消长的是( )
A.旅鼠
B.海洋浮游生物
C.北极狐
D.蝗虫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 )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D.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与循环
5.时间长、范围广、闭合式的循环是( )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
6.单元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 )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7.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 )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8.骆驼的血液里含有一种特别的蛋白质可以保持血液的水分,这是动物对环境湿度的一种( )
A.体型构造的适应
B.行为的适应
C.遗传的适应
D.生理的适应
9.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10.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 )
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
B.羽毛短,蓬松
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
D.羽毛长,蓬松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 。
12. 是指没有人为施加的影响,新的环境条件使生物的遗传发生变异,产生的后代经过竞争,进化适应者生存。
13.处于同一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和猎物,选择压力力比较大的是 。
14.库存物质全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称为 。
15.湿地生态系统兼有陆地和 两种系统的一些特征。
16.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 和荒漠区。
17. 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削减宇宙射线初始的巨大能量。
18. 是指以动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
19.生态位的数量特征主要是 和生态位重叠。
20.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三、判断题: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 )”内划“√”错误的划“×”。
21.野外调杳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
22.季节消长是自然种群数量变动很常见的情况。( )
23.种间竞争强度与亲缘关系远近、生活习性的不同无关。( )
24.K对策者竞争能力较强。( )
25.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
26.磷是生物有机体可以缺少的一种元素。( )
27.同一气候区内,无论其他生态条件如何,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的学说称为单元顶极学说。( )
28.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 )
29.非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 )
30.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作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
四、名词解释:31~3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生活型
32.物种
33.群系
34.土地资源退化
五、简答题:35~37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5.有关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学派?
36.简述森林植被的主要生态效应。
37.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
六、论述题:38小题,20分。
38.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应试指导]应用生态学主要包含了农业生态学、胁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2.[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群的种间关系。
[应试指导]在生态学中,原始协作是指两个物种相互作用,对双方都没有不利影响,或双方都可获得微利,但双方不存在依赖关系。这里寄居蟹和腔肠动物互相作用,对双方都没有影响。
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群的繁殖特点。
[应试指导]海洋浮游生物在温暖的春秋两季,大量繁殖生长;在环境过热或过冷的夏冬季节则明显减少,呈现季节性消长。
4. [答案]C
[考情点拨] 本题考查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内容。
[应试指导]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含了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地质大循环的特征。
[应试指导]地质大循环具有时间长、范围广和闭合式的特点。
6.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单元顶极理论。
[应试指导]单元顶极理论中,气候是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
7.[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壤酸碱度划分。
[应试指导]我国土壤酸碱度划分5级:pH≤5.0为强酸性,pH 5.0~6.5为酸性,pH 6.5~7.5为中性,pH 7.5~8.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8.[答案] 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动物对环境湿度的适应类型。
[应试指导]骆驼的血液里含有一种特别的蛋白质可以保持血液的水分,这是动物对环境湿度的一种生理的适应。
9.[答案] 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应试指导]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10.[答案] 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鸟类对强风环境的适应。
[应试指导]鸟类在强风环境中形成了羽毛短、紧贴在身上等形态的适应。
二、填空题
11.生理死亡率
12.自然选择
13.猎物
14.周转期
15.水生
16.干旱草原区
17.臭氧层
18.消费者
19.生态位宽度
20.可持续发展
三、判断题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间竞争关系。
[应试指导]种间的竞争强度因亲缘关系远近、生活习性的不同而有差异。
24.[答案]√
25.[答案]√
26.[答案]×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
[应试指导]磷是生物有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27.[答案]√
28.[答案]×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物因子对种群的影响。
[应试指导]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密度有关。
29.[答案]√
30.[答案]√
四、名词解释
31.生活型:是指不同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32.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二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小种群(类群)。
33.群系:是植物群落分类的中级单位。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群落联合为群系。
34.土地资源退化:是指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表现为土地生物生产能力逐渐下降的过程。
五、简答题
35. (1)气候学派。
(2)生物学派。
(3)食物因素学派。
(4)自动调节学说。
①行为调节。
②内分泌调节。
③遗传调节。
36.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强大的生态效应,其主要生态作用包括: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保护环境,净化空气。
(5)减低噪声,美化景观。
(6)提供产品和燃料,增加肥源。
37. (1)生物人侵: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人侵。
(2)定居:生物在新地区能正常生长繁殖。
(3)群聚。群聚是植物发展成群的过程。
(4)竞争:生物密集,种间产生竞争,竞争成功者留下,失败者退出,竞争成功者各自占有独特生态位,群落形成。
六、论述题
38.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
(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
(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能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
(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的限制因子。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慢慢枯竭,可再生能源使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能源问题进一步突出。另外,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4)粮食危机:虽然近几十年来,在增加粮食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但粮食生产的不稳定和分配的不平衡使得粮食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5)人口危机: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能源和人口五大危机中,其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口的过快增长与资源环境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人口增加带来了地球空间的危机和食物的危机。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