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
茅盾
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魃魈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
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的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子也躲得毫无影踪。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
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啊!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阐珊,像陷在烂泥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
傍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云——依然遮抹一切。只不过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泼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
1928年12月24日
1、本文以“雾”为线索,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雾景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有的要略加改造)填入下面的框内。
【 】→【 】→【 】→【 】
2、“雾”作为自然现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3、对文章对照手法的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寒风和冰雪来反衬作者对雾的厌恶和迫咒
B.用疾风大雨来反衬作者对牛毛雨的不耐烦情绪
C.用牛毛雨来突出对疾风大雨的呼唤
D.用对雾的诅咒来突出寒风冰雪刺激人们的作用
4、文章中的“雾”,有没有社会生活的寓意?如果有,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出这样的痕迹或暗示?
5、对于红鲤鱼的“轨外行动”,下列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寄托了作者对冲破愁雾的迫切心情
B.作者借此表达了对人们划破死一样平静的行动的期待
C.表现作者对“轨外行动”的迷茫和困惑之情
D.反映作者不堪沉闷空气压迫的愤激之情
6、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下面选项不够妥帖的一项是( )
A.反映了大革命处于低潮时社会政治的沉闷空气
B.反映了作者处在大革命低潮时内心的苦闷心情
C.反映了作者处在大变革前夜对冲破黑暗、迎来黎明的向往和期待
D.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立场模糊、面目不清的某些人的厌恶和诅咒
【参考答案】
1、黑夜→早晨→日出→傍午
2、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3、A
4、本文写于1928年,特定的时代,作者特定的心境,将“雾”拟人化,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使用了一些表达社会生活的词语,如“轨外行动”。
5、C
6、D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