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蜗器又称位听器。包括前庭器(位觉器)和听器。位觉器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化;听觉器感受声波刺激。位听器按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前庭蜗器的组成部分:
1、外耳:耳郭、外耳道、鼓膜。
2、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
3、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一、外耳
(一)外耳道:是从外耳门到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cm,其外侧1/3为软骨部,朝向内后上;内侧2/3为骨部,朝向内前下。外耳道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结合紧密,缺乏皮下组织,故外耳道发生疖肿时,疼痛剧烈。外耳道皮肤内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有保护作用,积存过多可影响听力。
(二)鼓膜:位于外耳道底与中耳鼓室之间,外面向前、下外倾斜,为椭圆形半透明膜,中心向内凹陷部称鼓膜脐,其前上1/4部称松弛部;后下3/4部为紧张部。在活体鼓膜前下部有一三角型反光区称光锥,光锥消失是鼓膜内陷的标志。
二、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一)鼓室:鼓室是颞骨岩部内一个不规则的含气小腔,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
鼓室内有3块听小骨,由外向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和镫骨,他们以关节相连,可将声波振动传至内耳。
(二)咽鼓管:咽鼓管为连通咽与鼓室之间的管道,可分为外侧的骨部和内侧的软骨部,管的外端开口于鼻咽外侧壁,借此管维持鼓室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短粗,且接近水平位。所以,咽部的感染易沿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三、内耳
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骨迷路是骨质围成的小隧道;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是封闭的膜性小管和小囊。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着外淋巴,膜迷路内充满着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交通。
(一)骨迷路:骨迷路由后外向前内分为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3部分。
1.前庭位于骨迷路中部呈椭圆形腔隙,前庭的外侧壁上有前庭窗,内侧壁为内耳道底,前下方借一大孔与耳蜗相通,后上方以5个小孔与3个骨半规管相通。
2.骨半规管为3个相互垂直的半环形小管。按其位置分别为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每个管都有一个膨大的壶腹脚和一个不膨大的单脚。前、后骨半规管的单脚合成一个总脚,因此3个骨半规管以5个孔开口于前庭。
3.耳蜗形似蜗牛壳,其底向后内,对向内耳道底叫蜗底,尖端向前外叫蜗顶,耳蜗由蜗螺旋管环绕蜗轴两圈半构成。从蜗轴发出骨螺旋板,此板与膜迷路的蜗管相连,从而将蜗螺旋管分成上,下两半,上半称前庭阶,下半称鼓阶介。前庭阶与鼓阶内充满外淋巴,两者在蜗顶处借蜗孔相通。
(二)膜迷路: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蜗管。
1.膜半规管是骨半规管内的膜迷路,形态与半规管相似,膜半规管的一端膨大为膜壶腹,腹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为位觉感受器,它接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2.椭圆囊和球囊二者均在前庭内,椭圆囊居后上方,与膜半规管的五个孔连通;球囊居前下方与蜗管连通。两囊内面壁上均有隆起的小斑,分别称为椭圆囊班和球囊斑,也是位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3.蜗管套在蜗螺旋管内,内缘接骨螺旋板,外壁贴于蜗管的骨壁上。它起自前庭,终于蜗顶,两端均为盲端,蜗管下壁为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有螺旋器,又称 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波刺激。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