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人高考《语文》科目常考、易考知识点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考点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词汇存在着多义现象,因而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汇进行理解,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解释。从另一个角度讲,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对于词语的理解,是一种最基础的阅读,只有理解了词语,才能进一步理解句意、掌握文意。
例如: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鲁迅《(呐喊)自序》)
如果将该句中两个“麻醉”均理解为:鲁迅在奋斗中受挫,因而十分痛苦,于是用“钞古碑”的办法来“模糊”自己的视线,使“意志消沉”“再也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这种只从词的概念义去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句中明明写道“麻醉法也似乎已经奏了效”,这实际上是表明并没真正被麻醉。因此“麻醉在文中的意思是:鲁迅先生在痛苦中深刻地反思,少了青年时的“激昂”,多了反思后的深刻,他始终没放弃思考、追求战斗。
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就是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定的含义,即词的语用义。词的语用义是词语在运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极有活力的含义。没有对上下文的审视,没有对全句、全段,甚至全文意思的理解,就不会有对词语在“文中”含义最准确生动的理解。
所以对词语的理解,不仅要从上下文的“限定”来确定,同时还要从作者赋予全文的感情倾向来考虑。
语感也是认识词语丰富表现力的途径之一。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阅读时,不仅要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还要进一步理解其深层含义。
另外,从语法知识的角度确定词义,也能更好地体味其表达能力。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