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受制于同个因素:语言环境,简称语境。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平常说语境,一般是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说话的上下文等,主要是语言活动的现场,通常称为狭义的语言环境。此外,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也属于使用语言的环境,与狭义语境相对应,通常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都有较大影响。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由这个人说出,与在另外一个场合同样由这个人说出,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意思,在这个场合对这个对象说,与同样在这个场合对另外一个对象说,使用的语言也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在口语交际中,有了狭义的语境,再加上谈话时的一些辅助性的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态度、语调等,要达到相互理解并不难。但是把语言写到书面上就不同了,孤立的一句话,如“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就很难理解,是谁对谁说的?到哪儿去了?是责备、爱护,还是撒娇?这时就要依靠狭义的现实语境来理解。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要完成交际工具的使命,不论表达或理解,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理解、共同遵守的规则、标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语言规范,包括语音的、语汇的、语法的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等的规范。汉语也不例外。
那么汉语的规范是什么呢?汉语的规范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也就是说,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就是普通话,普通话的语音、语汇和语法是运用汉语时必须遵守的语言规范。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啰嗦。
明白,就是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语意畅达,前后贯通,一气呵成。
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张志公先生说过:“所谓得体,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同这样有关系的一些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