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晕厥的概念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一般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二、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一)反射性晕厥
1、单纯性晕厥
常见于年轻体弱女性,发作常有明显诱因。如疲劳、紧张、饥饿、闷热、疼痛等。由于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晕厥前有头昏、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等,持续数分钟继而突然意识丧失,常伴血压下降,脉搏微弱,数秒或数分钟后可苏醒。
2、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下肢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周围血管扩张淤血或循环反射性调节障碍等因素,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表现为在体位骤变,主要由卧位突然站起时发生晕厥,可见于(1)长期站立于固定位置或长期卧床者;(2)服用某些药物如氯丙嗪、胍乙定、亚硝酸盐;(3)低血容量所致;(4)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3、颈动脉窦综合征
由于颈动脉窦受刺激,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致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发作性晕厥伴有抽搐。见于局部动脉硬化、动脉炎、颈动脉窦周围淋巴结炎、肿瘤以及疤痕压迫等。常见诱因有用手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衣领过紧等。
4、排尿性晕厥
机制可能是综合性的,包括自主神经不稳定、体位骤变(夜间起床)、排尿时屏气或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脑缺血。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或排尿结束时发作,持续约1~2分钟,自行苏醒。
5、咳嗽性晕厥
由于剧咳时胸腔内压力增加,静脉回流受阻,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脑缺血所致。见于有慢性肺部疾病者剧烈咳嗽后发生。
(二)心源性晕厥
这类晕厥是由于心脏停搏,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排出受阻等原因引起血液动力学紊乱,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最严重的为阿一斯综合征。
(三)脑源性晕厥
由于脑部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四)其他如低血糖综合征,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三、晕厥的伴随症状
1、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等)者,多见于血管抑制性晕厥或低血糖晕厥。
2、伴有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3、伴有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见于心源性晕厥。
4、伴有抽搐者,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源性晕厥。
5、伴有头痛、呕吐、视听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6、伴有发热、水肿、杵状指者提示心肺疾病。
7、伴有呼吸深而快、手足发麻、抽搐者见于换气过度综合征、癔症等。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