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态学基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解析】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对赛达伯格湖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流动上的基本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是不可逆转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传递率为020%。这也就是著名的林德曼定律,也称“十分之一”定律。
2、【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功能单位,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
3、【答案】D
【考点】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解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学全球生态学。
4、【答案】A
【考点】生物与温度因子。
【解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量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水分与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5、【答案】C
【考点】生物与光因子。
【解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雨量很少,气候干燥。这里的日照时间很长植物可以充分地进行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淀粉、糖类等物质。一到夜间气温降得很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这样就减了养分的消耗。果实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但个儿长得大而且养分充足所以新疆出产的瓜果又大又甜的秘密就在这。
6、【答案】D
【考点】生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解析】阴性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高强度光照,这类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比较低。
7、【答案】D
【考点】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解析】逻辑斯谛曲线在N=K2处有一个拐点在拐点处瞬时增长量最大。
8、【答案】A
【考点】种间关系。
【解析】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发更好。互利共生常出现在生活需要不相同的生物之间如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
9、【答案】C
【考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生态出生率又称为实际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
10、【答案】B
【考点】种群的年龄结构。
【解析】增长型种群,其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型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体,而年老的个体很少。
11、【答案】C
【考点】生物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
【解析】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实测时,以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百分比计算频度系数,从而表示出该植物在群落分布的均匀性。
12、【答案】B
【考点】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成层现象。陆地群落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
13、【答案】D
【考点】植物的生活型分类。
【解析】高位芽植物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又可根据高度分为4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m)、中高位芽植物(8-30m)、小高位芽植物2~8m)矮高位芽植物(25cm~2m)地面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25cm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隐芽植物亦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14、【答案】A
【考点】早生演替系列。
【解析】从裸露岩石表面开始的早生原生演替系列依次经历地衣群落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15、【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它们都是自养生物;草食物为第二营养级,它们是异养生物,并具有以植物为食的共同食物;肉食动物为第三营养级它们的营养方式也属于异养型而且都是以草食动物为食。
16、【答案】D
【考点】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解析】测定初级生产力的方法很多:直接收获法(收获量测定法黑白瓶法、二氧化碳测定法、pH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同位素标记法、原料消耗测定法。
17、【答案】A
【考点】碳循环的环境问题。
【解析】CO2允许可见光和紫外线等短波辐射透过而不利于红外线等长波辐射透过。在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包括植物)后,又以长波辐射反射回大气层,时,CO2和水蒸气却像温室顶的玻璃一样,阻长波辐射的再散射,于是像温室能提高室内温度一样,大气温度(地球温度)由CO2增高而有所上升,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大气中CO2浓度增高,会加重温室效应。
18、【答案】B
【考点】初级生产力的基本概念。
【解析】生物量是泛指单位面积所有生物体的质量,即单位面积内动物植物等生命活体的总质量,以鲜重(湿重)或干重表示。
19、【答案】A
【考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沼泽、海滨湿地。
20、【答案】D
【考点】全球生态问题。
【解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
二、填空题
21、野外调查
22、陆生
23、生理有效辐射
24、生态因子
25、长日照
26、指数(或J型)
27、性比
28、环境容量
29、多样
30、重要值
31、生态
32、顶极
33、沉积
34、负
35、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
36、次级(或第二性)
37、碎屑
38、能量流动
39、可持续
40、生态系统
三、判断题
41、【答案】×
【考点】生物与温度因子。
【解析】温度高低调节生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某些植物如冬小麦油菜等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诱导进入生殖期,进行花芽分化这个低温阶段称为“春化。
42、【答案】√
【考点】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43、【答案】×
【考点】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
【解析】动物对不同季节的温度、水分、气体参数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形式适应性,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如定居与迁移、繁殖期与性静止期分居与群居、活动和休眠等。
44、【答案】√
【考点】种群的生活史策略。
45、【答案】√
【考点】克争排斥原理。
46、【答案】×
【考点】生态位与竞争律斥原理。
【解析】竞争排斥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那么它们在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
47、【答案】×
【考点】演替的基本类型。
【解析】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8、【答案】√
【考点】种群的适应
49、【答案】×
【考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实际上草食动物只能利用净初级生产量中的一部分,形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不可食用,或因种群密度过低而不易采食:即使已摄食还有一些不被消化的部分还要再去除呼吸代谢要消耗的一大部分能量。
50、【答案】√
【考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筒答题
51、(1)海按高度;(2)坡向;(3)坡度;(4)坡位。
52、分方程:dN/dt=rN(1-N/K)
参数含义:
N:种群数量;
K:环境容量;
r:瞬时增长率
53、(1)人侵;(2)定居;(3)竞争;(4)反应。
五、论述题
54、(1)生物量由少到多;(2)群落呼吸量/总生产量逐渐接近1;(3)群落结构于复杂;(4)矿质元素循环的开放程度降低;(5)系统的稳定性由低到高。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